體檢查出肝臟占位,有哪些可能?9種常見占位疾病的「超聲」表現一文匯總!
肝臟占位是指影像學檢查中,在肝實質均勻回聲或均勻密度上出現的異常回聲區或異常密度區,呈現結節或腫塊外形、占據一定空間的病變,可導致鄰近肝組織、脈管受壓、移位或受侵犯。
肝臟占位相關知識
根據病變的影像學特點,可分為實性占位和囊性占位;
根據病變的組織學特點,可分為腫瘤性、腫瘤樣、感染性等;
根據占位是否具有侵襲性,可分為良性和惡性;
根據病灶的數量,可分為單發占位和多發占位"。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囊性肝臟占位臨床較常見。囊性肝臟占位分為4類:
④其他未分類囊性病變:如肝血腫、假性肝囊腫。
1. 含脂肪的肝臟占位病變:病變內脂肪被分為肉眼可見脂肪和顯微鏡下脂肪。
肉眼可見的脂肪病變主要是脂肪類腫瘤,如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肉瘤及含脂肪的轉移瘤,如畸胎瘤等,此外還見于先天變異,如腔靜脈旁脂肪、術后網膜填充形成的假脂瘤。 顯微鏡下的脂肪病變可見于肝細胞癌(HCC)、肝腺瘤(HCA)、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FNH)及肝內良性再生結節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2. 伴中央瘢痕的肝臟占位病變:常見的有FNH、肝血管瘤、纖維板層細胞癌。
3. 富血供病變:肝臟最常見的富血供病變有血管類肝腫瘤和非血管類肝腫瘤回,前者包括肝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肉瘤、血管畸形等;后者包括FNH、HCA、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再生結節(布-加綜合征)、不典型增生結節、HCC、肝內膽管細胞癌(ICC)、富血供轉移瘤。
常見肝臟占位病變的超聲表現
圖片來源:醫會寶編輯部
提醒:既往無腫瘤病史或肝病病史的無癥狀患者中,病變通常是良性的,其中囊腫、血管瘤和局灶性結節性增生(FNH)是最常見的病變。
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年輕女性應高度懷疑肝腺瘤(HCA);有肝硬化的患者需警惕肝細胞癌(HC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可誘發肝內膽管癌(ICC);對于包蟲囊腫和阿米巴膿腫,可以通過血清學檢查提示診斷。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介入專業委員會, 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 肝病超聲診斷指南[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21.37(8):1770-1785
聲明:本文出自醫會寶編輯部,旨在為醫療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醫生的專業診療意見,如有罹患,需前往專業醫院檢查診斷。